您是否在线跟着老师学过唱歌、书法、五禽戏?
是否被“免费听课”吸引,却被诱导购买高价课程、甚至背上消费贷?
是否遇到课程缩水、售后失联的糟心事?
当在线兴趣学习成为银发族丰富精神生活的新选择,虚假宣传、货不对板等消费乱象却让这份快乐打了折。
为了推动行业健康规范发展,摸清银发族在线兴趣学习消费权益保障现状,帮助大家避开消费陷阱,近日,中国消费者报联合兴趣岛共同发起了“银发族在线兴趣学习消费权益保护现状”问卷调查。
调查结果显示,53.5%的受访者遭遇过1—2次“伪装成兴趣课程”的网络诈骗,超半数人经历过课程内容与宣传不符的消费纠纷。这场针对银发族在线学习权益的调查,暴露出行业发展的诸多隐忧。广大消费者强烈希望行业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规范标准,加强自律,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01
从诈骗陷阱到消费纠纷
遭遇多重困境
当银发族进行在线兴趣学习时,其消费权益受损早已不是个别现象。调查数据显示,在参与过在线兴趣学习的银发族中:
仅27.9%的人表示从未遇到过“伪装成兴趣课程”的网络诈骗;
而53.5%的人遭遇过1—2次,9.3%的人甚至遇到3次以上。
这些诈骗往往以“免费听课”为诱饵,逐步诱导购买高价产品,或冒充“名师”推销无效课程,让不少银发族防不胜防。
消费纠纷的高发更凸显出行业乱象亟待规范。调查显示:
有55.8%的付费学习者遇到过“课程内容与宣传不符”“名师授课”实为普通老师、课程时长大幅缩水等情况屡见不鲜;
41.9%的受访者遭遇商家承诺未兑现,“包教会”“终身售后”等承诺沦为空谈;
25.6%的受访者在申请退款或咨询时遭遇售后失联,维权无门成为常态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37.2%的受访者曾被强制捆绑消费,购买课程时被要求同时购买其他无关产品,严重侵犯消费自主权。
部分平台违规销售手段的泛滥进一步加剧了消费权益受损的风险。调查显示:
60.5%的受访者遭遇过“饥饿营销”“限时特价仅剩3个名额”“再不买就涨价” 等话术制造紧迫感;
41.9%的受访者经历过“情感绑架式推销”“不买就是不重视自己的兴趣”等话语施加心理压力;
39.5%的受访者被诱导借贷,“分期购课零利息”的背后可能隐藏着高额手续费。
这些手段利用银发族信息辨别能力较弱的特点,使其在冲动中做出非理性消费决策。
02
消费需求与权益保障失衡
调查显示,银发族参与在线兴趣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丰富生活、提升技能、守护健康,其偏好手机摄影、中式瑜伽、武当太极等实用性强的课程。但部分平台为追求利润,过度包装课程效果,忽视实际教学质量,导致“学完无法应用”“效果与预期不符”等投诉频发。
维权之路的艰难则让学员们的感受雪上加霜。
51.2%的受访者表示“投诉渠道不明确”,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或平台投诉;
同样比例的人认为“追损成本高”,时间和精力的花费远超可能挽回的损失;
46.5%的受访者面临“证据难以保存”的困境,聊天记录丢失、缺乏书面合同等问题导致维权举证困难。
这种 “维权难” 的现状,使得不少银发族在权益受损后选择沉默,23.3%的受访者表示“未尝试过维权”。
令人欣慰的是,银发族对在线兴趣学习的风险感知已相当敏锐。调查显示,44.2%的受访者认为该领域“风险较高”,14%的受访者认为“风险极高”,两者合计占比58.2%。仅有2.3%的受访者觉得 “几乎没有风险”,这反映出行业信任危机已初步显现。
在规避风险方面:
71.4%的人会查看“退款政策”和“商家口碑”;
69%的人重视“用户评价”;
64.3%的人关注“平台资质”。
这些数据表明,银发族在消费前已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,但现实中仍难以避免权益受损,根源在于行业保障机制的缺失。
03
亟待破解行业发展困局
值得注意的是,银发族的学习需求与行业供给之间存在明显错位,尤其是权益保障的失衡,严重影响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度。为了确保用户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,兴趣岛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了“九不做”标准,内容涵盖拒绝虚假宣传、不搞诱导消费、保护个人信息、不做消费贷、不做医疗产品服务等,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范本。
调查显示,尽管52.4%的人对“九不做”标准“从未听说过”,但在了解该标准的受访者中,多数认为其对保护权益“作用很大”或“有一定作用”。
兴趣岛推出的“九不做”,与银发族的权益保障需求高度契合,69.8%的受访者认为,平台最应提供“清晰的消费合同”,48.8%的受访者期待“提供无理由退费期限”,而这些正是兴趣岛的核心服务内容。
银发族在线兴趣学习行业乱象频发,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更透支了行业信誉,制约着市场的健康成长。加强行业自律,正是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抓手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本次调查中:
23.8%的受访者认为企业践行“九不做”这类自律标准“作用很大”,26.2%的人认为“有一定作用”。
如果平台公开做出服务自律承诺,消费者是否会因此更加信任该平台?对此:
有27.9%的受访者表示“非常倾向”,有53.5%的受访者表示“比较倾向”。
这说明企业推出的自律行为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,对规范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,具备推广价值。
04
建议强化社会共治和行业自律
推动银发族在线兴趣学习行业规范健康发展,进一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离不开构建“社会共管共治、行业主动自律、多方协同发力”的立体治理体系。为此,中国消费者报建议:
一是强化行业自律,树立合规标杆。
鼓励企业制定涵盖课程质量、宣传规范、售后保障、数据安全的自律公约,明确禁止虚假宣传、诱导消费、捆绑销售等行为。行业协会可对践行自律标准的企业给予资质认证,对违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,形成“合规者受益、失信者受限”的良性机制。同时,推动企业建立“课程效果可追溯”“退费流程透明化”等服务标准,将自律承诺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体验。
二是构建社会共治格局,凝聚监管合力。
相关监管部门需加快完善针对银发族在线兴趣学习的专项法规,明确平台资质审核、资金监管等硬性要求,对高频乱象开展专项整治。各部门可建立跨领域数据共享平台,实时监测违规宣传、投诉热点,对高风险企业提前预警。此外,发挥社区、老年大学等基层组织作用,开展“防诈骗课堂”“在线消费科普” 等活动,帮助银发族提升辨别能力,形成 “企业自律、行政监管、社会监督” 的多元共治网络。
三是完善消费权益保障机制,降低维权门槛。
借鉴预付式消费的治理经验,探索“第三方资金存管”模式。引导平台优化技术工具,如自动留存宣传截图、聊天记录等证据,为银发族维权提供便利,让“举证难”不再成为权益保障的阻碍。
此次调查不仅揭示了银发族在线兴趣学习遭遇的困境,更凸显了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。只有企业坚守诚信底线、监管部门强化责任担当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,才能从源头减少消费纠纷,让银发族在透明、安全的环境中享受学习乐趣,释放银发经济的消费潜力。